2025低利率時代:理財策略全面解析

低利率時代:你的理財策略全面解析

你是否感受到銀行存款利率越來越低?這代表我們可能正處於一個低利率時代。低利率對經濟和個人理財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身為投資者,我們需要了解其本質,並調整策略,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穩健獲利。那麼,低利率時代到底是什麼?對我們的錢包又有哪些影響呢?

  • 低利率會降低儲蓄的吸引力,鼓勵消費和投資。
  • 低利率可能導致資產價格上漲,例如房地產和股票。
  • 低利率會降低借款成本,有利於企業擴張和個人消費。

描繪在低利率時代安全累積財富的圖像

什麼是低利率?央行又扮演什麼角色?

利率,簡單來說,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加上借錢的風險補償。例如,你把錢借給別人,除了原本的金額,你還會要求額外的費用,這就是利息,反映了你延遲消費的機會成本,以及借款人違約的風險。而央行,就像是利率的「總開關」,透過各種政策工具來調控利率,進而影響整個經濟。

央行的主要工具包括:

  • 基準利率(台灣的重貼現率、中國的LPR): 央行直接設定的利率,影響銀行之間的借貸成本,進而影響市場利率。
  • 存款準備金率: 銀行必須存在央行的準備金比例,降低準備金率可以釋放更多資金到市場。
  • 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買賣政府債券,調節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

央行透過這些工具,進行升息降息,來達到控制通膨和刺激經濟的目的。升息可以抑制通膨,但可能減緩經濟成長;降息則可以刺激經濟,但可能導致通膨升溫。所以央行需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中國央行就通過基準利率(LPR)和一系列政策工具,如降準等,來調控利率。

中央銀行監控利率的示意圖

借鏡歷史:美國和日本的低利率經驗

要了解低利率的影響,我們可以看看歷史上的案例,尤其是美國和日本的經驗。它們的低利率政策帶來了不同的結果,也給我們帶來了寶貴的啟示。

美國: 美國在2008年金融海嘯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都採取了極低的利率政策,甚至接近零利率,並配合量化寬鬆(QE),大量印鈔購買債券,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失業率飆升至10%,聯準會(Fed)採取零利率政策和三輪量化寬鬆,標普500指數翻了兩倍。
  •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美國GDP環比暴跌31%,失業率衝上14%,聯準會再次實施零利率和無限量化寬鬆,標普500再次翻倍,但通膨從1.7%飆升至9.1%。

雖然低利率成功刺激了經濟和股市,但也導致了嚴重的通膨。這告訴我們,低利率雖然可以短期見效,但也可能帶來長期的副作用。

日本: 日本自上世紀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裂後,就長期處於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環境。日本央行自1999年起實施零利率,2001年至2006年進行大規模量化寬鬆,2016年推出負利率政策,但經濟仍然低迷。

  • 長期通縮:日本陷入了長期的通貨緊縮,物價下跌,企業不願投資,消費意願低迷。
  • 低慾望社會:年輕人對未來感到悲觀,不願結婚生子,社會缺乏活力。
  • 資金外流:由於國內投資機會不足,資金流向海外,尋求更高的收益。

日本的例子表明,低利率並非萬靈丹。如果經濟體存在結構性問題,例如人口老化、創新不足,單純依靠低利率可能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加劇問題的惡化。 那麼,中國是否會步入日本的後塵呢? 目前看來機率不高,因為中國擁有較大的國內需求潛力和經濟成長空間,且央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需兼顧匯率穩定。

國家 低利率政策期間 主要影響
美國 2008年、2020年 刺激經濟、股市上漲,但也導致通膨
日本 1999年至今 長期通縮、低慾望社會、資金外流

低利率時代,如何守住你的財富?

在低利率環境下,傳統的銀行存款收益大幅降低,這讓許多人感到焦慮:錢放在銀行裡幾乎沒有利息,該怎麼辦呢?別擔心,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在低利率時代守住你的財富。

1. 重新審視你的資產配置:

  • 減少銀行存款: 降低銀行存款的比例,將資金轉移到其他更有潛力的資產。
  • 加大海外資產配置: 投資海外股市、債券,分散風險,尋求更高的收益。
  • 增加保險和黃金配置: 保險可以提供保障,黃金可以對抗通膨,都是穩健的資產配置選項。
  • 增配風險資產: 在可承受的範圍內,適當增加股票、ETF等風險資產的配置,提高整體投資組合的收益潛力。

多元資產配置策略的圖像

2. 關注債券市場:

債券和股票不同,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具有避險功能。由於低利率環境可能持續,美國在2009至2019年的低利率環境經驗顯示,固收類指數基金憑藉低費率優勢迎來發展。2008—2019年末,被動產品在固收基金中規模占比由10.8%上升至39%。建議長期投資、組合配置和動態管理。債券指數基金具有低費率的競爭優勢,能在低利率環境下脫穎而出。7-10年債券指數基金因其長期業績較好和可以博取市場反彈的機會而受到投資者青睞。2024年7-10年債券指數基金為客戶創造了超60億元的淨利潤。

3. 選擇適合你的理財產品:

  • 貨幣基金: 流動性高,風險低,適合短期資金停泊。
  • 債券基金: 收益穩定,風險較低,適合穩健型投資者。
  • 股票基金: 收益潛力高,風險也較高,適合積極型投資者。
  • ETF: 追蹤特定指數,費用低廉,適合長期投資。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顯示,全國共有239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8.52萬億元,同比增加12.55%,較年初增加6.43%。6月末,公募基金資管規模達到31萬億元,無論是增速還是絕對規模繼續超過銀行理財產品。

4. 提升理財知識:

投資前務必做好功課,了解不同產品的特性和風險,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可以多讀相關書籍、參加講座,或是諮詢專業理財顧問。

央行降息和銀行下調存款利率是大勢所趨,推動“存款搬家”現象。建議投資者根據自身理財偏好和配置需求,結合市場趨勢,對存款類產品和各類型資管產品進行組合配置,分散風險,提升組合收益彈性。

銀行業如何應對低利率挑戰?郵儲銀行的啟示

低利率不僅影響個人理財,也對銀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存貸利差,也就是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間的差額。在低利率環境下,銀行的利差縮小,盈利能力受到影響。

那麼,銀行該如何應對呢?郵儲銀行的案例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郵儲銀行2024年報顯示,該行在低利率時代實現營收與利潤穩定增長,並將淨息差控制在1.87%,位列六大國有銀行第一位。

郵儲銀行成功的關鍵在於:

  • 控制存款付息率: 郵儲銀行將存款付息率控制在1.44%,為上市銀行最低水平,實現存款規模增長9.5%突破15萬億元人民幣。
  • 拓展非息收入: 郵儲銀行積極拓展中間業務收入,如理財產品銷售、信用卡業務等。對公業務方面中間收入猛增42.6%,資金資管業務貢獻攀升。
  • 嚴控風險: 郵儲銀行維持穩健的資產品質,不良貸款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
  • 提升資產質量: 郵儲銀行致力於優化貸款結構,將資源稟賦與服務實體經濟結合,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提升資產質量。

此外,郵儲銀行也積極響應金融「五篇大文章」, 包括:聚焦五大差異化增長極、穩健運營嚴控風險、打造金融科技優勢等策略實現高質量發展。

適應低利率環境的圖像

利率下行,資產估值會如何變化?

利率不僅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也會影響各種資產的估值。一般來說,利率下行會提升資產的估值,但並非所有情況都如此。利率下行通常能提升資產估值,但在流動性極度寬鬆、經濟企穩但未顯著復甦的環境下效果更佳。這就像在一個池塘裡丟下一顆石頭,如果池塘的水位很低,石頭激起的水花就會更大。反之,如果水位很高,水花就不會那麼明顯。

利率下行對估值的影響取決於:

  • 短期實際利率預期
  • 通膨預期
  • 期限溢價

利率下行能明顯抬估值的情形,多半是流動性極寬鬆時,但能否抬估值取決於基本面。若流動性寬鬆、經濟企穩但未顯著復甦,利率下行將帶來估值大幅抬升(如2012年後的日本、法德等歐洲國家);若復甦力度大,估值上行,利率也會在通膨預期下回升(如疫情後的美國);若經濟通縮,盈利與通膨預期將推動估值繼續下移(如90年代的日本、10年代的義大利和韓國)。

在利率下行的尾聲,市場可能系統性抬估值,方向是搶跑景氣類資產。以中國市場為例,國債利率從3.2%到2.2%,抬估值的行業只有公用事業、煤炭;國債利率從2.2%到1.6%,抬估值的行業主要是景氣度驅動的TMT板塊。

投資債券指數基金的示意圖

債券指數基金:低利率時代的收益利器

在低利率環境下,傳統的存款收益有限,投資者需要尋找新的收益來源。債券指數基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債券指數基金追蹤特定的債券指數,例如美國國債指數、中國國債指數等,可以幫助投資者分散風險,把握債券市場的整體收益。

債券指數基金的優勢在於:

  • 低費率: 債券指數基金是被動型基金,管理費用通常較低。
  • 分散風險: 債券指數基金投資於一籃子債券,可以有效分散個別債券的違約風險。
  • 透明度高: 債券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透明度高,投資者可以清楚了解基金的投資方向。

其中,7-10年債券指數基金因其長期業績較好和可以博取市場反彈的機會而受到投資者青睞。從過往業績看,7-10年債券指數基金無論短期或中長期業績均優於其他期限的債券指數基金,主要是因為其久期較長,拉長時間周期能更好把握債市長期行情。同時,在債市反彈時,長久期特性也能更好地博取市場交易機會。

基金類型 優勢 風險
貨幣基金 流動性高、風險低 收益較低
債券基金 收益穩定、風險較低 收益潛力有限
股票基金 收益潛力高 風險較高
ETF 費用低廉、分散風險 可能追蹤誤差

央行降息,如何打理你的錢袋子?

面對央行降息,存款利率持續下調,我們該如何打理自己的錢袋子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1. 分散配置:

不要把所有的錢都放在銀行裡,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將資金分散配置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2023年以來,銀行已多次主動下調存款利率,居民財富增值保值面臨更多挑戰。多家國有大行密集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其中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利率調至1.45%、1.75%、1.8%。

2. 選擇多元的理財產品:

可以考慮購買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ETF等理財產品,以實現多元化配置,分散風險。隨著存款利率下調,低風險現金管理類產品、固收類理財、公募基金等產品的超額收益優勢凸顯,且產品貨架選擇豐富。目前,個別中小銀行三年期存款利率仍有“3”字頭產品。但考慮到便捷性、穩定性等因素,這部分存款轉移規模不會太大。

3. 關注投資期限:

不同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不同,應該根據自己的資金需求和時間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在確認理財機構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要了解不同理財產品的特性、風險和投資期限等。資產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市場動態和個人資金需求進行適時調整。應做好風險評估與控制,確保資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此基礎上再考慮適度的投資。此外,應進行多元化配置以分散風險,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在低利率時期平衡風險資產配置的圖像

策略 說明
分散配置 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資產類別中,降低整體風險。
選擇多元理財產品 考慮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ETF等多種產品。
關注投資期限 根據資金需求和時間規劃,選擇適合的產品期限。

低利率常見問題(FAQ)

Q:低利率時代對房地產市場有什麼影響?

A:低利率通常會降低購房成本,刺激房地產需求,可能導致房價上漲。

Q:低利率對退休規劃有什麼影響?

A:低利率會降低退休金的投資回報,需要更積極的投資策略或增加儲蓄。

Q:央行降息對一般民眾有什麼直接影響?

A:央行降息會降低存款利率,同時也可能降低貸款利率,影響民眾的儲蓄和借貸行為。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